其中,公路橋梁和鐵路領域是交通運輸建設領域的兩大主要業務領域,占交通運輸建設領域的81.4%。公路橋梁是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傳統優勢領域,2016年新簽合同額占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之首;鐵路領域(含地鐵、輕軌及相關公共交通樞紐)成為“走出去”的一大亮點,2016年新簽合同額相比2015年翻了一倍多。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交通領域“走出去”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走出去”逐步邁向高端。充分發揮融資優勢,撬動技術、標準和裝備“走出去”。2016年10月底建成通車的亞吉鐵路(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全長752.7公里),是我國在海外首條集設計、設備采購、施工、監理和融資于一體的鐵路項目,標志著中國鐵路首次實現全產業鏈“走出去”。2016年開工建設的印尼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即將建成通車的肯尼亞蒙內鐵路、2016年12月開工建設的中老鐵路等項目全線采用了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設備。
“走出去”領域不斷拓寬。從鐵路、公路、港口等單一設施建設,向物流園區、工業園區、經濟特區等綜合開發擴展,以港口、鐵路、公路項目帶動臨港產業集群和城市開發的“港口+園區+城市”綜合一體開發模式,成為交通建設領域“走出去”的一種新趨勢。中國路橋以肯尼亞蒙內鐵路項目為依托積極參與蒙巴薩港經濟特區建設;2016年9月復工的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城項目,帶動二次開發投資約130億美元,為斯里蘭卡創造超過8.3萬個長期就業崗位。
“走出去”方式日趨靈活多元。從傳統勞務輸出、工程承包逐步轉向投資、建設和運營一體化運作。在建設模式上,除利用“工程承包+融資”、“工程承包+融資+運營”等傳統政府框架項目合作方式以外,不斷嘗試采用BOT、PPP、股權收購等商業運作模式。中國港灣以BOT模式投資建設牙買加南北收費公路并取得50年特許經營權,我國中遠海運成功收購比雷埃夫斯港67%股權,獲得控股經營權。